【编者按】七载跫音育桃李,弦歌不辍赋新篇。这七年,学院本科育人成效显著,形成了弥足珍贵的中俄合作办学经验和“三优”人才培养体系。七年来,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本科教育底色,聚焦本科人才培养,奋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本科教学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龙江乃至国家建设发展输送一批高素质人才,为我院加快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音乐学府提供了重要支撑。值此学院建院七周年之际,宣传部与教务处联合推出“建院七周年·教学成果巡礼”系列专题,持续分享学院七年来在本科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等方面的特色亮点,总结凝练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共同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本期分享“第一篇:以评促建 · 专业建设成果篇”
主持人:学院党委书记 关健教授
教学成果奖名称:《“1+1+N”中俄合作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哈音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成果奖简介《“1+1+N”中俄合作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哈音探索与实践》成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哈尔滨音乐学院35个专业方向,以“三优”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课程牵引、教研融合、多元支持”的改革理念,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两个主战场,以“1+1+N”中俄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1名俄籍教师+1名院方教师”合作课堂教学+N类多样化中俄艺术实践),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文化交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实施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一流音乐人才培养实践,打造东北区域最好的音乐人才培养环境,真正让每位哈音学子都能享受最适合自己的中俄特色教育。
二、教学成果奖团队简介本成果研究团队由中俄双方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组成,主持人为哈尔滨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关健,参加人有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杨燕迪、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原院长冈特瓦尔格、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瓦西里以及双方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共同实施哈音中俄合作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六年来,哈尔滨音乐学院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全面合作、多点突破,在高水平、国际化音乐人才培养的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有力推动了学院高质量发展。
三、教学成果改革成果一是以“1+1”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创建中俄合作教学新模式。创建了“厚基础、重实践、拓视野”的中俄课程新体系和“音乐+思政”中俄特色课程思政,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跨国远程教育、海外留学计划,建立俄籍教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共同打造全员参与的国际化课程环境。二是以N类多样化的艺术实践为载体,打造中俄合作实践教学新平台,创建全国专业音乐院校第一支中俄交响乐团,创建哈音青年民乐团、弦歌合唱团和全国高校首家音乐博物馆,打造服务社会文化发展的哈音艺术实践品牌,与市政府共同主办“哈尔滨音乐大赛”等国际音乐文化品牌赛事。三是以组织制度、师资、科研和环境建设为基础,构建“1+1+N”中俄合作教学质量保障新体系,建立中俄常态化交流机制。引培并举打造高层次中俄教师队伍,以对俄音乐流派研究促教改,创建沉浸式的中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
主持人:作曲系 毛海英副教授
教学成果奖名称:《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研究》
一、教学成果奖成果简介《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建设与教学研究》成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本科学生,构建了由三大模块、五门课程组成的通识性公共音乐课程体系,并设置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内容与评价依据,在省内相关高校实施,有效满足了我省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对音乐类通识性选修课程的需求,对我省的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教学成果奖团队简介毛海英副教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作曲系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方向的基础课教师,承担《乐理》、《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等课程。主持并完成多项省级科研项目,曾获得全省优秀艺术科研成果奖等省级奖项。
三、教学成果奖改革成果针对公共音乐课程内容单一,缺乏时代性,难以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立足于学生的趣味与兴奋点,将音乐传统与现代音乐环境相融合,遵循统一性与地域性兼顾、传统性与流行性兼顾、艺术性与社会性兼顾的原则,并结合黑龙江省本土地域特色,充实与调整了课程内容,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教学方法上实现了将研讨式与实践式的交互教学方式贯穿于教学始终,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实现了以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及课程中的交流水平等为依据的新的课程学习评价机制,真正实现了通识性公共音乐课程作为提高当代大学生艺术修养重要手段的课程价值。
主持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石元波教授
教学成果奖名称:《“原理”课“思政+音乐”的立德树人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一、教学成果奖简介成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优”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以理服人、以乐动人”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理念,紧紧抓住“思政育人”的主渠道和“音乐专业”主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音乐元素,在通俗易懂教学过程中帮助处在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补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
二、教学成果奖团队简介石元波教授,荣获2012年黑龙江省思政课教学大奖赛一等奖、2019年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二等奖;黑龙江省2021年思政课“精彩教法”奖。黑龙江省“龙江讲坛”师资库专家、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三、教学成果奖改革成果该成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开展“常规课堂教学”+“开学第一课”+“同上一堂思政课”+“同上一堂音乐思政课”+“音乐党课”等教学活动。开展“思政+音乐”课堂教学行动,将音乐知识与“原理”课教学有机融入,以音乐视角讲授思想政治理论,使抽象的理论变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开展“党建+思政+音乐”的同向同行行动,发挥音乐专业特色,用思政与音乐相结合方式开展党建学习活动,开展音乐党课、音乐团课活动。开展“思政课教师+学生”,用音乐同讲思政课行动,积极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发挥学生音乐专业优势,用红色音乐讲授思政课。
主持人:音乐学系 王岩教授
教学成果奖名称:《入耳·入心:音乐通史课程思政体系建构与提质》
一、教学成果奖成果简介《入耳·入心:音乐通史课程思政体系建构与提质》成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学理论专业方向,以“三优”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课程牵引、教研融合、多元支持”的改革理念,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两个主战场,以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文化交流、优秀文化传承、科研资政等各方面实施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音乐理论人才培养实践,打造东北区域最好的音乐理论人才培养环境。
二、教学成果奖主持团队简介主持人:王岩,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模范教师。音乐学系音乐学理论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教师,于2021年获得“省教学名师”称号。主讲《中国音乐通史》课程。现任音乐学系主任,兼任国际中日音乐文化比较学会理事、哈尔滨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高校教改等10余项课题;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黑龙江省首批“一流课程”和首批思政课程负责人;荣获黑龙江省微课大赛一等奖、黑龙江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0余项教学科研学术奖励。
三、教学成果奖改革成果一是以思政技能为基础,探索“政学研”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和合作模式。通过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和黑龙江省高校微课竞赛树植教育理念、训练教学技能,建立由“入耳”到“入心”的通道,高效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二是以课程建设为要旨,探索地方高校音乐教学资源优化升级的可行性道路。龙江网络特色课程《中国音乐的家国情怀》、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国音乐通史》、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音乐史》均得以获得建设立项,对于促进提升教学资源的通用性和易用性,推动信息化教学实践,挖掘本土近邦的优质教学资源,是支撑“三优”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三是以机制创新为契机,探索音乐专业科研创新与科研反哺教学的可实现路径。培养具有核心价值观的一流人才,将科研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
主持人:声乐歌剧系 金虹教授
教学成果奖名称:《美声(主科) Ⅶ课程思政项目实践》
一、教学成果奖简介本成果为哈尔滨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美声演唱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建设项目。项目主要培养学生构建科学的美声演唱理论与技巧体系以及对多种风格声乐作品进行合理诠释的综合能力。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解决西洋美声唱法与课程思政的多维融合,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增加民族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成果奖主持人简介金虹教授,中共党员,声乐歌剧系声乐表演专业(美声方向)的专业主干课教师,于2023年获得哈尔滨音乐学院教学名师称号,主讲美声(主科) 课程。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理事、国际歌剧教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留俄分副会会长;2007年毕业于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硕士学位。多年来刻苦钻研、不懈努力,多次参加国内各类大型演出,在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积极承担、参与各类艺术学科课题研究8项,在国内各类专业期刊中发表论文15篇,其中三篇发表于《光明日报》,所研究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奖励。近年来所教授的学生也在国际国内的声乐赛事中屡获殊荣。
三、教学成果奖改革成果本项目教师把思政教育的内容通过恰当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声乐课教学中,帮助学生筑牢政治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做到政治信仰知行合一。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全方位育人,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思政教育,在歌声中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情怀。本项目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拓展声乐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声乐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更具活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