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院将于今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进校考察。为普及合格评估的基本知识,在全院上下形成“人人关心评估,人人了解评估,人人参与评估,人人为迎评促建作贡献”的浓厚氛围,评建办特编辑“迎评促建”——评建知识应知应会专栏,以问答方式介绍评估基本知识、专家考察内容与方式等内容,对迎评准备工作提出要求,分十期推送。希望每一位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院迎评促建和高质量建设中,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10.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13 个特点(2018年更新):
(1)贯彻落实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位。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要求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应用型办学特色培育。
(4)强调了“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办学规律和教学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四个回归”,以本为本。
(2)强调了“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旨在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合理定位,立足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对新建本科学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
(3)强调了坚持内涵式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突出教学中心地律,树立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
(5)强调“双师型”队伍建设和教师培养培训。强调“建立引导教师投入教学的机制”和教风建设。
(6)强调“三个基本”的落实,强调教学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对学校生均拨款的保障。特别强调教学条件的利用。
(7)强调了专业结构优化,注重专业布局与区域( 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度,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调整专业。
(8)培养方案强调有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制定;强调实践教学(人文社科不低于总学时的20%,理工农医类不低于25%,师范类不少于12周);强调创新创业教育。
(9)特别强调课堂教学,将观测点“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名称调整为“课堂教学与学习评价”。要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开展教学方法和过程性考核方式改革。
(10)强调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强调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强调“实习实训”,要求“每个专业建立有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11)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2)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了对学生的指导与服务,强调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13)强调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11.合格评估方案如何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合格评估方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从学校的办学定位、指导思想等顶层设计,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最后落脚点到考察学生就业,一以贯之地引导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培养过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例如: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考察学校是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合作开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等方面是否成效明显。在考察教师队伍时,不仅要看生师比,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比例,还要看教师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的比例,更要看教师整体结构和水平能否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评估指标要求学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与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求构建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其中尤其强调了对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2.合格评估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从评估方案设计理念到具体指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保障学生基本权益,具体反映在六个方面:一是对学校办学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保证教学的基本投入。如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 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 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二是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其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直接受益。三是明确要求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多个指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五是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学校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还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有激励学生参加的具体措施等,体现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六是重视学生对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的评价,体现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