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选拔推荐学生参加“黑土青松——青年实干家计划”的通知

来源: 时间:2025-04-28点击数:

各分团委: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我省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大使命和重点工作,以共青团实践育人新范式加速校地青年人才生态链建设和联动平台搭建,吸引省内外高校学子牢记领袖嘱托、投身基层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坚韧如松扎根龙江,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新征程的青年实干家,在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挺膺担当,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直机关工委、团省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黑龙江省高校学生“黑土青松——青年实干家计划”的通知》,现将推选黑龙江省高校学生“黑土青松—青年实干家计划”工作通知如下:

一、推选范围和条件

(一)范围

我院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特别优秀的放宽至全日制在读本科生。

(二)条件

1.信念坚定、品学兼优、乐于奉献。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能够深刻领悟黑龙江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责任的重要意义;

2.对黑龙江省情社情有一定了解,志愿为黑龙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3.拥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并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4.博士研究生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85年1月1 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90年1月1 日以后出生),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优先;

5.“青马工程”学员、有团学工作经历的优先。

二、岗位和职责

(一)岗位

选派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到市(县)域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产业园区等基层单位开展实践锻炼,同时兼任岗位所在地团县(市、区)委团建指导员。龙江籍学生原则上按照户籍所在地(家庭居住地)分派岗位。

(二)职责

1.在深入观察和调研基础上,提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

“微建议”“金点子”,形成1份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咨政报告。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将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举措;

2.服从服务地党委的工作安排,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用好学校资源,积极谋划校地合作项目,推动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立足服务单位实际和团员青年特点,结合个人入党、入团经历和成长收获,通过策划主题团日、讲授主题团课、开展主题宣讲等形式,丰富思政课程教学方式和载体;

4.积极协助所在团组织书记开展工作,参与青年工作重大事项,联系指导部分区域或领域的青年工作,参与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完成所在团组织交办的工作任务,开展1次青年思想动态调研;

5.完成上级组织交办的工作事项。

三、任职周期

项目聘期一般不少于1年,聘期内高校学生采取“假期(课余时间)线下为主”和“平时线上为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线下在岗服务时长每年原则上不少于60天。

四、推荐程序

(一)人员选拔

重点做好项目宣传推介、组织发动、学生需求调研和报名审核等工作,做到严格把关、精准选派,经导师推荐、党总支和学

院团委审核,差额推荐优秀研究生。可以依托已有校地结对机制,包括学院定点帮扶、东西协作、硕博生培养站点、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实习实践基地共建、产学研基地共建等,组织化选派学生到结对地方开展工作,鼓励和行业、市(地)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二)人员推荐

由主办单位统一考察,向团市(地)委推荐团建指导员人选。团市(地)委按照学生研究方向与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学生生源地、人岗相适度、双方接受等原则统筹考虑将学生分配至团县(市、区)委。

(三)岗位征集

团市(地)委发挥枢纽作用,面向市(县)域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国有企业、非公企业、产业园区等基层单位征集岗位。省直机关工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北大荒集团等单位积极发动下级部门、所属科研院所、农场等基层单位配合团县(市、区)委提供实践岗位。

(四)聘用培训

由团市(地)委按规定为选派人员颁发聘书,围绕基本政治要求、省情市情、团务知识、岗位职责、工作技能、纪律要求、安全教育、礼仪礼节等方面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组织学生到服务地报到。

(五)考核认证

聘期结束前,高校学生须向团组织提交履职报告和实践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调研报告、咨政报告、学术论文、技术发明、对策建议、访谈实录、工作总结等多种形式。服务期满之后,团市(地)委对选派学生进行考核评议,认真了解服务期间德能勤绩廉各方面表现,重点考核思想作风、工作实绩和履职尽责情况。对在岗服务时间达标、考核合格的高校学生,由团省委统一制作颁发证书,符合条件的应当计入思政课实践学分、个人志愿服务时长、第二课堂成绩单,相关履历记入学生档案。

五、材料报送

请于5月15 日前将学生报名表、报名汇总表、已有校地结对机制汇总表(见附件1、附件2、附件3)发送至学院团委。

联系人:于欢欢

联系电话:0451-58597697


共青团哈尔滨音乐学院委员会

202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