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团委:
为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切实摸清底数,着力减少学生团员毕业后“失联”现象,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决定在“智慧团建”系统上集中开展2025年毕业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毕业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引
(一)转接类型
1.升学的毕业学生团员:由各类学校团组织于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在“智慧团建”系统上建立新生所属团组织,并及时将新入学的学生团员组织关系转入。原就读学校团组织和团员本人也可在录取学校新生团组织创建后,登录“智慧团建”系统申请将组织关系转出。
注意:原就读学校团组织不得将已升学的毕业学生团员组织关系转至团员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团组织。
2.已落实工作单位(含自主创业)的毕业学生团员:由原就读学校、毕业后工作单位团组织或团员个人通过“智慧团建”系统申请将组织关系转至工作单位团组织。
注意:(1)工作单位尚未建立团组织的,应转至其经常居住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乡镇、街道团组织。
(2)因故乡镇、街道团组织确有接收困难的,可由县级团委建立“流动团员团支部”承担接收责任(下同),县级团委应在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内根据实际去向将这部分团员的组织关系转出。
3.参军入伍的毕业学生团员:由原就读学校团组织或团员本人在“智慧团建”系统上发起组织关系转接申请,省级团委审核通过后,该团员将进入特殊单位专属库集中进行管理。转往涉密单位工作的情况参照此流程办理。
4.未升学或未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学生团员:①应将组织关系转至居住地或户籍地所在乡镇、街道团组织(优先转至居住地),乡镇、街道团组织应主动加强联系服务,持续关注其就业动向,及时跟进做好组织关系转接。②也可在原学校保留组织关系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转出。组织关系保留在学校期间,由所在各分团委建立“流动团员团支部”集中进行管理,本人承诺按时参与青年大学习、组织生活等团内组织活动。
5.出国(境)学习生活的毕业学生团员:由出国(境)前所属分团委保留其组织关系,在“智慧团建”系统中编入“出国(境)学习研究团员团支部”集中进行管理。出国(境)团员集中的学校团组织,应当通过建立网上团员社群等方式加强联系服务。
6.延迟毕业的学生团员:由原就读分团委在“智慧团建”系统中做好标记,并建立“延迟毕业团组织”集中进行管理。
(二)时间安排
1.申请期:5月31 日前,发起方提出“学社衔接”转接申请,“智慧团建”系统暂不作强制性处理,在接收方未审核之前可随时撤销,接收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核。
2.审核期:9月1 日至9月10 日,各级团组织须对接收到的各类转接申请完成审核操作。
3.收尾期:9月10 日之后,各级团组织发起的转接申请,若10天内未审核,“智慧团建”系统将自动退回申请,需由原就读学校、毕业后工作单位团组织或团员个人再次发起组织关系转接。9月30 日前,基本完成各类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二、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及时部署。毕业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是扩大团组织有效覆盖、提升基层团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是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时间紧、任务重,是对团组织战斗力的一次考验。各分团委书记是这项工作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学习有关业务,专门进行工作部署、推进“智慧团建”线上转出工作,指导团支部认真做好线下转接和团籍档案入档。
2.完善信息、及时更新。为做好“学社衔接”工作,着力减少“毕业失联”情况,请各分团委指导各毕业班团支部完善智慧团建系统中毕业生团员及团支部管理员信息,确保所有毕业生团
员录入系统并完善其基本信息。团支部管理员要完善录入系统的联系方式(手机号必填,确保一人一号),手机号如有变更,应及时更新。将5月31 日前将《XX分团委2025年毕业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发至学院团委邮箱。
3.提高认识、加强教育。各毕业班在开展工作中,要提高思想认识,注重将工作融入毕业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稳妥开展有关工作。在毕业前,各团支部应组织召开一次团员大会,对离校前团支部工作进行安排,结合实际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文明离校教育,过好毕业前最后一次组织生活。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于欢欢
电子邮箱:2017017@hrbcm.edu.cn
附件:
1.“智慧团建”系统毕业学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指引
2.“学社衔接”业务常见问题
3.分团委2025年毕业生团员团组织关系转接汇总表4.书面团关系转接证明开具注意事项
5.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共青团哈尔滨音乐学院委员会
2025年4月28日